山东莱芜区职校(莱芜一中)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7-30
原创歌曲《难忘侨中》版权证书
《难忘侨中》
作词:林衍青
作曲:林衍青
编曲:蔡为金
演唱:林衍青
伴唱:侯立生 黄广鑫
那年
我来到侨中
其实
并非初衷
然而神奇的
三年
我因侨中
而不同
转眼
已二十多年
回忆
少不了侨中
那时的风筝
缀着文学梦
那时的操场
足球扬起风
难忘侨中
难忘师恩重
难忘侨中
难忘同学情谊浓
而今
回想起侨中
难忘
校道上绿荫葱葱
泽拱大礼堂
易初科学馆
曾经的足迹
刻在脑海中
相约
再回到侨中
看她
60载华诞喜浓
老同学相聚
给老师欢喜
愿母校
再攀新高峰
难忘侨中
难忘师恩重
难忘侨中
难忘同学情谊浓
难忘侨中
难忘少年梦
难忘侨中
生命因您而不同
难忘咱们的大侨中
侨中三年,太多的人生体验。不止一次地在与友人交流时说到十分感激侨中给予我的历练,它真的在某些层面影响了我人生的走向。
在母校六十周年校庆到来之际,作为侨中人,我抑制不住的激动,总想为她做点什么。情到深处,歌意自来,在某个下了节目的夜里,哼唱着,便有了这歌。而这两夜,雨后有风,记忆尤浓,停不住笔,也就有了这篇。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难忘侨中》。
是的,难忘侨中,这里有师恩深重;难忘侨中,这里有同学情浓。难忘侨中,这里有属于我的风筝足球梦。
(温馨提示:本文很长,从第一次走进校门到现在整整二十六年,算起来将近一万个日子,每个日子就以一个字记下吧,一万字又怎写得了我对母校的难忘......)
1.【风筝文学梦】
当中考差一分未上澄中被侨中录取,一开始我是抗拒的,就如师兄“镖叔”在《致侨中 我野蛮生长的地方》文里写到的“爱嬲读华侨”那样,之前对于侨中,真的没什么好印象。当时我家就住在侨中边上进昆美乡的那条道上,正对着侨中操场升旗台的右角。初二那年贝灰场着火,最终就扑灭在我家一墙之隔,电视机也给火熏黑了一角,记得那么清楚,只因那天是敬爱的外婆出殡的日子。
然而冥冥中却又有某种力量在产生着作用,就在去侨中报到的前一天夜里,奇怪的,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被选为班长,在侨中有了很不一样的开始。
一觉醒来,侨中的高中生活正式开始。班主任是教地理的章泽峰老师,让每个同学在座位表上逐一写下自己的名字时,他就站在一旁看着,那时并不清楚他的用意。班长选了位老侨中生,我是体育委员,梦境,没有成为现实。
不到一个星期,班长就因一些处事方式成了副班长,班主任找我谈了话,第二天宣布我任班长,梦竟成了真(所以说,要学会做梦,要敢于做梦,趁着年轻)。多年以后,章老师告诉我,其实当年看我写字时,就认定我是做班长的料,他对这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经验。
那时,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不像初中时的苦口婆心,事必亲躬。我和一众班干分工明确,配合愉悦,班级建设搞得很有声色。正逢文学热潮,班主是个"南方的诗人",他提议班里办一份手抄报,我和蔡扬、沈燕娜、谢耀深、李强、高少金成立了《朝舢》文学社,(周年庆祝就在莱芜岛海滩举行),虽然只有六个人,却好生意气风发。我自掏腰包买刻印钢板、刻写笔、蜡纸、油墨,利用夜里和周末刻写、插图、油印,“出版”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报。当第一份成品出来时,甭提有多高兴,级长高立尚老师也给予了赞许(电脑排版、应用软件遍地的现代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当年出版一份小报所花的心血)。
因为《朝舢》,高我两级的陈万炜师兄找上了我,并引见了已经毕业的邵卓敏师兄,那是校团委《文学风筝》报的创始人,现也在商届风生水起。敏哥帅气睿智,是我的引路人,在他的指导下,我接手了《文学风筝》。
当年的风筝团队,还有陈慰冰(后曾任电视台主播)、蔡扬、徐俊红、翁燕慧等得力干将,也都是写作好手。广东省出版集团《新周刊》杂志社总编、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时任副主席)刘胄人为刊头题字。汕头画院名誉会长蔡仰颜、原广东散文诗学会副会长颜烈、《羊城晚报》何龙、林华等题字祝贺。原南方都市报《现代聊斋》版主余少镭、现任澄海副区长王伟深(我的语文老师、高二的班主任之一)、知名作家陈继平、郭作哲、妩青、我现在的同事才女蔡妙芳等都曾有作品在《文学风筝》发表。当然还有更多,记忆所限未能一一列举,请留言告知或补充,谢过。那时澄海电台节目部主任谢卫新(也是侨中的师兄)曾到学校向我约稿,后来大学毕业后报名电台客串主持人,面试官就是新哥,对视一笑。
高一升上高二的暑假,在操场踢球,突然政教处林建平主任喊我过去,不知自己犯了什么事,有点心虚。瘦小的建平主在那时可不是同学们喜欢碰上的,因为他几乎总是黑着脸。当然,后来熟了,也会和他自然的聊天、说笑,这是后话。
建平主招呼我到了他办公室(后来也成了我的办公室),坐下,他问我:“现在有个到韶关参加广东省法制夏令营的名额,你去不去?”
去!当然去了!至少,我不是傻子吧,呵呵。于是经广州转车来到了韶关,作为汕头市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次广东省中学生法制夏令营。见识丹霞地貌;参观原广东省第二监狱,观看改造人员心灵手巧自行设计布置的各式监房和大型文艺表演(环境不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你想做什么);到南华寺走了走,可惜刚好是重修期,没能见上六祖慧能的法身。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增长了不少见识。
高二,当选校学生会主席,高三连任,办公室与政教处、团委一起,就是建平主找我去的那间。开始主持每周的升旗仪式,露脸的机会更多了,经常校道上会碰上喊“主席”的学弟学妹。
在一个雨后的周六下午,我和学生会文娱部长侯立生、热心人陈志强一起拉上电线,架起大喇叭,属于侨中的午间半小时校园广播开播了,这在当时《朝舢》报上也有报道(写着写着我才记起原来学生时代我已经是广播人,而且是台长,哈哈。)那时点歌传送心声,朗读同学投稿的文章,挺受欢迎的。
可惜广播站被某位高三的资深老师投诉影响了高三学习,后来夭折了。有几位高三的师姐给我们的信件说到,那老师的做法太气人了,本来就那么半小时,课前很好的调节,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也不懂,只是当我升上高三,伟深老师没有继续当我班主任,获知班主任就是那位时,我第一时间找到教导处沛桁主任申请转班,于是高二选文班的我高三转到了理班。(够坑爹吧我。那时老爸很淡定,根本没什么反应。)
有些人生的轨迹就是这么划出来的,看似不经意,但它既然存在了,就将决定了下一步的走向。
由汕头市新闻出版办公室签发的《文学风筝》出版证,列汕出版字第059号,我们是有证的!
当年的团委书记是林萌老师,同届艺术班的芮洵是团委副书记,两委委员有谢新发、侯立生、蔡晓航、蔡琳真、洪鹏荣、林秀丽、谢岱銮、蔡少颖、蔡燕如、林璘、张媛等人,记漏的请补上,谢过。特别是高三这一届的学生会、团委两委委员十分的团结,我们经常组织各种活动,直到现在,好些人还保持深厚的友谊。
1993年3月,作为潮汕第一份铅字排版印刷的学生报纸,《文学风筝》参加全国中学文学社团报、刊、作品评比荣获一等奖(我们的《朝舢》小报也获得三等奖),《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语文教育》等都做了报道,我也有幸应邀出席了在湖南张家界举行的全国文学之旅。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跨省,更大的收获是得以认识了现在遍及全国各地的文友。那时是高三寒假补习时间,家里是不大支持的,不支持的原因还有很多一部分是涉及出行的费用,感恩二舅又一次的慷慨解囊(身残志坚的二舅是个传奇,也是我一直的痛,在以后的记事中我会专门写到。滴水知恩,报以涌泉,二舅早早仙去,原谅我占用了这个位置特别提到,聊表思念)。感谢当时的团委书记林萌老师,感谢杨两发校长,他让学校给我报销了去程的机票,学生时期,这是莫大的鼓励。
《文学风筝》获奖证书原件
是否能捉住实践与锻炼的机会,很重要,环境真不是第一位,关键是你想不想。
93年出席了在汕头市迎宾馆举行的汕头市学生联合会第七次大会,高考前被评为汕头市优秀学生干部。这期间的种种锻炼机会,给后来走进大学和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份自信,我清楚的知道,它来源于一个黑白相间的精灵——足球!
2.【绿茵足球风】
前些日子,一帮侨中热爱足球的师弟(蔡怡广、王浩杰、陈桂、陈大成、蔡镛、杜广泽、郭彬宇、蔡尧、王永、郑宝城、吴恩武等)找上我,说大家想借60周年校庆的契机,重振当年侨中足球热潮,作为当年点燃侨中足球人激情的我,一定要出来支持活动。我当然是欣然接受的,很难得这么多年过去,师弟们还能记得,更难得这么些年,大家依然有这份共同的热情。
说干就干,我们立马组织侨中60周年校庆足球活动筹备组,把各支球队主要代表集合起来,建了侨中足球人微信交流群“侨中人 足球心”。很快,各届的队友进来了,女队队员进来了,当年的足协会员进来了,啦啦队进来了,对侨中有着深情的校友也进来了,队伍在不断地壮大。大家一起交流、回忆,于是,那时与足球相关的点滴,渐渐变得清晰。
初一时,我就疯狂喜欢上了足球,因为它还被踢骨折而复读一年,身体恢复到位运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短跑冲刺速度尤为明显,被球友称为野马,很快,我征服了球场的小伙伴们,成了他们的队长和老大。因为中考前固守不肯放下它,我差一分没有留在原校,来到了侨中。在那个我视足球为第一生命的日子里,侨中,成了我踢球的天堂。
因为离家近,随时可以回去换上球衣球鞋,更可以尽兴地想踢多晚就踢多晚。侨中的校园氛围,也不会死盯着文化课成绩不放,给了偌大的空间。那时几乎一场不落地观看电视直播的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和英甲的比赛,对当时的球星如数家珍,一有空闲就花心思研究足球相关。开学不久我就组建了高一级足球队,起名green cross,队员有老狐、红毛、水牛、鸟头、曾猪、老乌、老牛、啊排、老肉、啊峰等(就如梁山好汉各有绰号,球场上都叫的花名)。我还是一贯的穿10号球衣,强力前锋。
说到球场,大侨中当年的可是出了名,因为新建不久,排水设施好,南方虽多雨却少积水,不像澄中的水多地软,职中的太小不值一提,我们的球场让人羡慕不已。但是,侨中的砂粒也大,铲球滑倒,那是猫抓搬的疼。
足球场美名绿茵,侨中的是绿茵如砂,那时什么人工草皮,什么自然草地甭想,有个踢球的场就谢天谢地了,我们对它充满敬意。
那时高二、高三本来踢球的人就少,基本没队,初中啊鹅、浩杰、老柏、老马等弄了个红砖队,还有其他各班的我记不起名的队,年龄与身体发育的差别,我们自然占了优。实力接近、比较多约起比赛的还是澄中那边当年班里的队友刘彦、永龙等,也是后来澄中校队的主力。平常赛果我们赢多负少,高三那年两边一合议,决定在毕业之前给彼此的中学足球生涯留下纪念,组织两校的足球对抗赛,采用住客场制,我们先客后主。
关于这个比赛,学校非常支持,我一提起,杨两发校长立即拿出400块钱给我们购买球衣,有了经费,掏来战袍(那时何来淘宝的方便,我和朝蓬几个人踩单车到汕头几家大体育用品店比价而得)学生会、团委两委的兄弟姐妹们各尽所能,全校总全员发动,阿璘出动8位闺蜜舞伴(杨格、郭钟霞、陈树玲、蔡佳、邹旭婉等)学着NBA的赛场啦啦队,她们自己用梳子把“住饼神”梳成舞动道具,给场上队员加油鼓劲。
好有范的舞蹈队
学校将所有的仪仗队小鼓全部拿给啦啦队助威用,艺术班的同学巧手绣制了队旗,印制加油小队旗,装备齐全。第一场在澄中我们的啦啦队非常的给力,总领队黎伟仁老师亲自带队,教练是年轻的叶刚老师。那天集体组织或自行前往客场的侨中人真的不少(原谅我当时把主要精力专注于即将开始的比赛,没能记住更多)。
在客场给力的侨中啦啦队。那些稚气的面孔如今是否换了容颜?4月30日我盼着与你们再相遇!
双方列队进场,比赛开始,在一次快速反击中我利用速度摆脱对方中卫陈锦武,禁区外左侧拔腿怒射率先打破僵局,上半场1:0领先。下半场在一次禁区内退防对方前锋老哥弟郑淼的合理身体碰撞中,阿淼顺势缓慢倒地,明显的假摔。但是担任主裁判的澄中老师鸣哨吹了点球。队友们围着裁判强烈抗议无果,大家几要罢赛。我抑制怒火招呼大家服从裁判,凭借点球,比分被扳平。对于如此偏袒的误判,为何会服从?一个是争也没有,裁判坚持判决,他就是场上的法官握有决定权。真的罢赛也违背了组织这场赛事的初衷,另一个是对自己球队实力的自信,权当大度让出这一球,又有何妨。只是受了这情绪的影响,在余下的比赛中大伙发挥失常,竟被对方再进三球,客场1:4告负。多年以后,谈及那个点球,阿淼终于不好意思地承认就是假摔。
主场比赛在一周后进行,我们个个都憋着一股劲,誓要用实力实现逆转,一有空隙便加紧练习,甚至某些课时我会拉着高三同桌、铁卫水牛(梓文)逃课到沙坑疯狂练习鱼跃冲顶(我就直觉会有用到的时候)。那时,整个脑子里全是即将到来的那场比赛。(师弟们可莫学我,课,是跷不得滴。不然跟我一样,那就老了。)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了!学校首次向我们开放了易初科学馆的广播室(平时专做播放课间操、眼保健操只用)文娱部副部长林璘全场担任DJ,伴着动感音乐调动所有啦啦队为队员加油呐喊。杨两发校长令旗一挥,学校仪仗队所有进行鼓全部搬到了场边,杨校和黎老全场站着跟啦啦队员一起为校队的健儿们呐喊加油。太多太多的学生和老师自发来到了现场,球场边、跑道上挤满了人。
上场前,我和队友们手搭着肩围成圆圈,齐声吆喝加油打气。开场又是我首先取得进球,其实澄中的这个失球有些偶然,我在对方禁区弧顶背身拿球,转身就是一脚,球的力量并不大,刚好守门员站位太过靠前,只能眼睁睁看着皮球滚进球门,1:0,侨中领先!
阿璘开心地在广播里叫喊着,观战的侨中师生欢呼起来,鼓声雷动。一鼓作气,队友们很是给力,上半场还没结束,我们就再进1球,后防线丛生、瑞扬、梓文、浩杰等也成功瓦解了对方为数不多的攻击,零封。那时的我已是杀红了眼,上半场结束前我们连续获得角球机会,每次都是我抢到第一落点头球攻门,而且均已顶在守门员防守弱侧,可惜眼看将进的球都被补防到位的对方中卫、发小好兄弟广喜给顶了出来。
2:0领先,易边再战。我和丛生互换位置,乘胜追击,替补上场的小个子前锋树琛(就是后来第八届龙湖杯的最佳射手阿兔)连下两城,场上比分4:0,如果这样结束将夺取最终的胜利。哪想因为上半场拼的太凶,踢了二十来分钟腿抽了筋,我只能下场休息,负责后勤的同学用尽方法给我放松。澄中的攻势也调整了过来,加上对方守门员一改上半场的冒失表现,扑出了我队多次精彩射门,虽然树琛发挥神勇再进一个上演帽子戏法,但澄中也进了隆钿把守的大门两球。赛况十分激烈,时间在流逝,场上比分来到5:2。我在场下坐不住了,拖着伤腿再次上场(那时我们双方协议定下的规矩是换下的队员还可以重新替换上场),眼揪着边锋的传中球,我迎球飞身鱼跃冲顶。直觉很准,没有白练,可惜,球还是没进,我懊恼地用手狠砸着地面。
那时的球场一角
担任本场主裁判的立勇老师(对,就是侨中的这位老帅哥,你应该还记得当年他那笑起来羞弯了月的眼)吹响了终场哨音。一切仿佛静止,我就地跪下,头埋着。按照总比分,两回合双方6:6战平。只是一直以来的交战记录,侨中有必胜把握,加上年轻气盛追求极致,老想着非赢不可,打平在我们心里就是输了一般,而打平,澄中已经在疯狂庆祝。因为电视上球看得多套用下欧洲赛制,打平时客场进球双计,而这其实并没在一开始双方协议规则之中。
舞蹈队和啦啦队的好多女生哭了,记得哭得最厉害的就是初中部的瑞玲,当年剪着干练短发的她也是长跑健将,这一哭,现在他就成为我的老妹(师妹们可莫学她,哭,是要不得滴。不然就跟她一样,那就老了。)大伙是否还记得那晚我写给你们的《女孩不哭》,就如诗中写到的,因为真正的战士就算一时倒下,他依然不屈,他会重新站起,夺取更大的胜利。
是的,真的战士一直满血战斗,不止是在球场。4月30日,我们又回来了,60周年的侨中,当年的大砂场如今已是真正的绿茵,侨中“10号”回归,我将再一次和那时的战友们肩并肩站在那里,我们将身着专门定制的60周年纪念版球衣,左胸绣着母校校徽,右胸绣着足协标识,胸口绣着“澄海华侨中学”以及60周年LOGO,与大家一起重温侨中情怀。
叫着大家不哭,然而不怕大伙笑话,一个大老爷们写着这段的时候,我哭了个稀啦巴烂,特别是侨中足球群里的伙伴们留言时,更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哽咽不已。
昨天给汕头一位主持人看后半首歌视频时,95后的她哭花了,我纳闷。她说:“每个人对于母校的感情是相同的,不管是那个学校”。
其实那夜第一次哼唱起这歌的时候,早已有泪花在眼眶打转。不管是那个学校,哪怕只是待过一天也是母校,何况年少时。
离4月30日还有4天,我竟如儿时盼过年般频频翘首。
今夜有雨,
难忘母校。
祝福侨中!
《难忘侨中》曲谱